116 lines
7.1 KiB
Markdown
116 lines
7.1 KiB
Markdown
<!--
|
||
* @Date: 2025-06-26 16:19:42
|
||
* @Author: mypx
|
||
* @LastEditors: mypx mypx_coder@163.com
|
||
* @LastEditTime: 2025-06-27 08:32:34
|
||
* @FilePath: README.md
|
||
* @Description:
|
||
* Copyright (c) 2025 by mypx, All Rights Reserved.
|
||
-->
|
||
要通过STM32使用Modbus通信控制SV630P伺服驱动器实现启动、停止、恒速运动、转动指定角度等功能,需先明确Modbus通信参数及功能码映射,以下是具体实现步骤及指令说明:
|
||
|
||
|
||
### **一、Modbus通信基础配置**
|
||
1. **通信参数设置**
|
||
- 在SV630P驱动器中配置Modbus参数(通过功能码H0C组):
|
||
- **H0C-00**:伺服轴地址(1~247,需与STM32设置一致)。
|
||
- **H0C-02**:波特率(如115200bps,对应H0C-02=6)。
|
||
- **H0C-03**:数据格式(如无校验、2个结束位,对应H0C-03=0)。
|
||
- STM32端需匹配上述参数,使用Modbus-RTU协议(RTU模式,CRC校验)。
|
||
|
||
2. **通信协议格式**
|
||
- **报文结构**:从站地址+功能码+数据+CRC校验。
|
||
- **示例**:读取寄存器0x1000,报文为 `01 03 10 00 00 01 CRC_L CRC_H`。
|
||
|
||
|
||
### **二、实现启动、停止功能**
|
||
#### **1. 伺服使能(启动)**
|
||
- **功能码**:写单个寄存器(0x06)。
|
||
- **寄存器地址**:
|
||
- **H03-00**(DI功能分配1):需将DI1设为“伺服使能(S-ON)”,即向地址0x0300写入0x0001(Bit0=1)。
|
||
- **或直接操作控制字**:通过寄存器0x2000(控制字)写入0x0006(bit1=1,使能伺服)。
|
||
- **指令示例**:
|
||
`01 06 03 00 00 01 CRC_L CRC_H`(使能DI1为S-ON)。
|
||
|
||
#### **2. 伺服禁止(停止)**
|
||
- **方法1**:向0x0300写入0x0000(清除DI1使能)。
|
||
- **方法2**:向0x2000写入0x0000(清除使能位)。
|
||
- **指令示例**:
|
||
`01 06 03 00 00 00 CRC_L CRC_H`(禁止DI1)。
|
||
|
||
|
||
### **三、实现恒速运动**
|
||
#### **1. 速度模式设置**
|
||
- **功能码**:写单个寄存器(0x06)。
|
||
- **寄存器地址**:
|
||
- **H02-00**(控制模式选择):写入0x0000(速度模式)。
|
||
- **指令示例**:
|
||
`01 06 02 00 00 00 CRC_L CRC_H`(设置速度模式)。
|
||
|
||
#### **2. 速度指令给定**
|
||
- **寄存器地址**:
|
||
- **H06-03**(速度指令键盘设定值):写入目标转速(单位rpm,范围-6000~6000)。
|
||
- **指令示例**:设置速度1000rpm:
|
||
`01 06 06 03 03 E8 CRC_L CRC_H`(0x03E8=1000)。
|
||
|
||
#### **3. 启动速度运行**
|
||
- 确保伺服已使能(S-ON=1),速度指令生效后,电机按设定转速运行。
|
||
|
||
|
||
### **四、实现转动指定角度(位置模式)**
|
||
#### **1. 位置模式设置**
|
||
- **寄存器地址**:
|
||
- **H02-00**:写入0x0001(位置模式)。
|
||
- **指令示例**:
|
||
`01 06 02 00 00 01 CRC_L CRC_H`。
|
||
|
||
#### **2. 电子齿轮比配置**
|
||
- **寄存器地址**:
|
||
- **H05-07**(电子齿轮比分子)和 **H05-09**(分母),需根据机械传动比设置。
|
||
- **示例**:若电机转1圈需要10000脉冲,编码器分辨率262144,则齿轮比=262144/10000=262144/10000,即H05-07=262144,H05-09=10000。
|
||
|
||
#### **3. 位置指令发送**
|
||
- **方法1:脉冲指令(通过寄存器写入)**
|
||
- **寄存器0x2001**(位置指令值低32位)和 **0x2002**(高32位),写入目标脉冲数。
|
||
- **示例**:转动1圈(10000脉冲):
|
||
`01 10 20 01 00 02 00 08 00 00 27 10 CRC_L CRC_H`(0x2710=10000)。
|
||
- **方法2:多段位置指令**
|
||
- 通过H11组寄存器(如H11-00~H11-03)预设位置段,再通过DI功能选择段号。
|
||
|
||
#### **4. 启动位置运行**
|
||
- 确保伺服使能,位置指令生效后,电机按脉冲数转动,完成后DO输出“定位完成”信号(可通过寄存器0x2100读取状态)。
|
||
|
||
|
||
### **五、关键状态监控**
|
||
- **运行状态读取**:
|
||
- **寄存器0x2100**(状态字):bit0=1表示运行中,bit2=1表示定位完成。
|
||
- **指令示例**:读取状态字:
|
||
`01 03 21 00 00 01 CRC_L CRC_H`。
|
||
- **转速/位置反馈**:
|
||
- **寄存器0x2080**(实际转速)、**0x200D**(位置偏差计数器)。
|
||
|
||
|
||
### **六、注意事项**
|
||
1. **指令顺序**:需先设置模式,再发送指令,最后使能伺服。
|
||
2. **异常处理**:通过读取故障寄存器(0x2130)判断是否报错(如过流、过载),需先复位故障(写0x2101=0x0008)。
|
||
3. **通信可靠性**:STM32需处理CRC校验错误、超时重发等机制,避免指令丢失。
|
||
|
||
通过以上步骤,可实现STM32与SV630P的Modbus通信控制,完成启动、停止、恒速及定位功能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在汇川SV630P伺服驱动器文档里,这些缩写有特定含义,结合伺服系统应用场景,为你解析:
|
||
|
||
### 一、DI(Digital Input 数字输入)
|
||
- **含义**:是驱动器的数字量输入端子 ,用于接收外部设备(像PLC、按钮、传感器等)发出的离散数字信号(通常是高低电平信号,比如24V为高电平代表“1” ,0V为低电平代表“0” ),以此控制驱动器的运行模式、启停、功能切换等逻辑。
|
||
- **举例**:比如DI端子可接入“伺服使能”信号,当外部给该DI端子送入有效高电平,驱动器内部电路检测到后,会使能伺服电机,让电机处于可接收控制指令、准备运行的状态;还能接入“复位”信号,用于清除驱动器的故障状态等 。
|
||
|
||
### 二、VDI(Virtual Digital Input 虚拟数字输入 )
|
||
- **含义**:是一种通过通信方式(如Modbus、CANopen等)模拟的“虚拟”数字输入信号 。不像DI是实实在在的硬件接线端子,VDI是借助通信报文来传递数字量输入的逻辑状态,可用于和DI类似的控制功能,好处是能减少硬件接线,实现更灵活的远程或总线控制。
|
||
- **应用场景**:假设通过Modbus协议与驱动器通信,上位机(如PLC或工控机)可在通信报文中设置对应VDI参数的数值(0或1 ),驱动器解析报文后,就如同接收到真实DI端子的输入一样,执行相应动作,像通过VDI来切换控制模式、触发某些功能等 。
|
||
|
||
### 三、VDO(Virtual Digital Output 虚拟数字输出 )
|
||
- **含义**:是虚拟的数字量输出,和VDI对应,通过通信方式向外输出驱动器的数字量状态信息 。它把驱动器内部的状态(如运行状态、故障状态、报警状态等)以数字量形式,通过通信报文发送给上位机或其他设备,无需实际的DO硬件接线就能传递状态。
|
||
- **应用场景**:驱动器运行中出现故障,会把代表“故障”的VDO状态(比如1 )通过通信发送给上位机,上位机解析后就能知晓驱动器故障,进而执行报警、停机等联动操作;也可用来传递“伺服准备好”“定位完成”等状态信息 。
|
||
|
||
简单总结就是,DI是物理接线的数字输入端子;VDI、VDO是依托通信实现的虚拟数字输入、输出,能让控制更灵活、减少硬件接线,方便进行总线或远程控制场景下的信号交互 。要是你看的文档里对这些有更细致的自定义解释,以文档为准哈,不同应用场景或自定义配置里,它们的功能表现可能也会有适配性调整。 |